为智能工厂输送成套集成设备的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近三年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70%。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邱邦胜认为,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技术趋于成熟,市场需求抬头;二是同日解决了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在供应链中存在的难点,抓住了商机。目前,同日正在下大力气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平台,目标是将所有流程放到该互联网平台上,贯穿于生产、组装、远程维控、远程终端信息捕捉、数据集成整个智能制造循环体系中,使其管理、服务和成本控制能力再上台阶。
将供应链自动化做到极致
2010年成立的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并不是一张白纸从头开始。公司董事长姚万军从1998年开始在新加坡创业,先后在新加坡、青岛、上海、深圳、昆山等创建了同日集团旗下多家专业公司,工业自动化则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
“以前做自动化,只是解决局部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始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机器换人,在这个时期,我们一直在观察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邱邦胜说,“2015年时机成熟,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型。”
中国的智能制造,设备的自动化提升很快,但生产后端的智能化相对落后,如生产车间的物流、输送、仓库,都是软肋,人工占比大,同日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供方案。据介绍,同日的柔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成套装备由智能装配输送系统、装配WCS、APS智能单元、柔性MES智能制造单元、ERP单元、机器人单元、智能激光打标单元、自动包装单元、自动码垛单元和智能产线管控系统、互联网云远程测试维控系统、WMS智能仓储系统等构成,拥有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快速精准装配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实现了系统单元模块集成,从智能制造车间到智慧物流仓储等装备生产物流系统的链式立体循环,整个循环中所有的环节都不需要人来干预,自动完成。
为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同日相继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并建立由姚万里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着力开发AGV、机器人集成、信息系统等智能制造核心集成技术。同时还依托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日每年研发投入的比例均超过年产值的5%以上,累计申请专利60多项,获授权发明6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专利6项。
例如在AGV上,同日开始研究在激光导航中不用反光板,在通用环境下,AGV自己寻找目标;再例如机器人抓手,同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定制,例如香烟制造,可以设计香烟盒的抓手模型,还可以根据企业意愿为机器人抓手做功能延伸。
邱邦胜说:“在网易考拉7.8公里的大物流输送线上,我们做到了畅通无阻,不同的仓库、不同的装货地点,都有不同的方位,我们的物流源源不断地做了输送。这背后支撑的软件,MES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软件等都是自己开发,并且针对客户做了个性化处理。”
为何要超前建立云平台
2018年5月,同日向工业互联网方向布局。2019年1月下旬,记者在同日研发展示中心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互联网云平台。按照设计目标,它贯穿软件控制、开发、设计、规划各个流程,同时为终端客户、新客户提供互联网的远程操作。
“既然做了智能制造,怎么能不做互联网平台,不做大数据的分析呢?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所有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源源不断地搜集进来。”邱邦胜说。
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董事长姚万军的大力支持。目前同日已经基于华为云在建设自己的云平台,而生产、组装、远程维控、终端信息捕捉、数据集成、供应商信息、国家相关政策都将在纳入这一云平台中。
“智能制造、柔性制造链式循环中的几个块状场景都会融合到云平台上,云平台有利于我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营维护成本,尤其是在客户维护和远程控制上有很大好处。”邱邦胜说,“我们向下对应的供应商、向上对应的客户终端,都可以接入云平台。在云上下单,供应商可以通过订单即时备料,双方协议也可以网上实现;在客户的终端上也要设置服务器,连接到云平台上,如果运营中软硬件出现问题,马上就可以发现。”
邱邦胜认为,通过这个平台还能够及时发现客户需求,将需求即刻发给研发部门进行针对性攻关。比如现在已经发现的大载重、高速度等需求,都列入研究重点。
“智能制造再推行5年,市场环境变化会很明显,继上市企业、国有企业之后,占市场总量2/3的民营企业也会做智能制造投入。我们要想把产业做大,现在开始就要向云平台迁移,支撑未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