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即将改变和颠覆的是一种生活模式、商业模式、乃至一种社会形态和一个时代。
人工智能(AI )正在改变企业工作、管理、决策乃至构建业务模型的方式。《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人工智能将会帮人们做出越来越重要的决定,分析和解码客户的需求。”
马云也曾将在今年的 2018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
企业如果不能从规模化、标准化向个性化、智慧化转型,将很难生存下去,未来成功的制造业一定是用好智能技术的企业,因为不会用智能技术的企业,将进入失败领域。
”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新技术,它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应用范围无所不在。它与传统产业没有边界,将实现赋能百业。在这个时代,每个领域、每个企业都具备被人工智能优化和重塑的可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了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开启了新的商业机会。对企业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必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实践。
市场大环境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 2017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 237.4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 67%。从 2013 年到 2018 年第一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规模占全球60%;截至 2018 年 6 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 1,011 家,仅次于美国。
此外,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 2030 年,中国将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10 万亿元。
“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宣称,自己和 AI 没有关系。那些无法拥抱 AI、利用 AI、通过 AI 进行转型的公司,都会死掉。从医药行业、制造行业、科技行业以及和互联网联系紧密的行业,现在都不断的在融入 AI 人工智能。”
企业与创业者的焦虑
面对亿级的市场大蛋糕,企业却无从下手。这其实正是当下企业寻求与 AI 结合时所处的困局。信息不对称,行业跨度较大等障碍,还衍生出诸多焦虑。他们不知道该与谁合作、不知道怎么在自己的业务中融入人工智能、怎么去利用人工智能......
摆在他们面前的选项不是 To Be or Not To Be,而是 How To Be?
对创业者而言,AI 时代的到来,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调查显示,有 18% 的创业者担心错过智能革命浪潮而焦虑的睡不着、46% 的创业者担忧琢磨如何跟得上智能革命浪潮,“焦虑”成了中小创业者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共同心理现状。
专家们怎么说?
人工智能专家、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近期也发布“AI 转型指南”,用于为那些想要转型为“AI 优先”的公司提供指导。
吴恩达表示,想要转型为 AI 优先的公司普遍面临许多共性的问题,会犯一些类似的错误,该白皮书吸取了很多吴恩达在创办和领导谷歌和百度相关团队过程中的经验,以及与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交流方面的经验,包括许多软件行业之外的。
该指导为想要转型为 AI 优先的公司提供了 5 个方面的指导方案,分别是:
✦执行先行项目以获得动力
✦打造内部的 AI 团队
✦对员工进行 AI 技能培训
✦建立 AI 相关的战略
✦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他表示,仅仅将大量的数据扔给工程师,并期望得到成功的结果,或者错误理解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事情的范围,将导致失败。对于人工智能的潜力以及局限性有着广泛的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决策者。
IBM 全球副总裁、IBM 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 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在出席活动时也指出,人工智能在商业上成功的关键就是找到应用场景和产生规模化效应。
精准发现应用场景需要人工智能专家和行业专家相结合;产生规模化效应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更易于使用并更好地融入到商业场景和流程中。
人工智能(AI )这块蛋糕越来越大,竞争也就势必日趋激烈。无论是与科技巨头等大公司竞争,还是与专注细分领域的小公司较量,如何尽快解决 AI 落地痛点以实现 AI 赛道突围是所有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AI 时代,每一家企业都可能面临全新的变局,每一家企业都可能成为变局中的颠覆者。